公告通知

◆ WELCOME TO JUREN ◆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每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中国未来一年发展的“风向标”。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投再一次被“力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这确立了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重要的历史定位,有利于推动股权投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今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这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来说,释放了重要的支持信号与利好。


先来看“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这在政策层面,对创投基金给予了大力支持,健全差异化监管一直是一级市场的呼声。

我们关注到,2024年以来,创投行业的政策环境迎来了重大利好,国家层面对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我们统计发现,去年以来,股权投资行业频迎支持和鼓励,政策利好不断:


  • 2024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被称为“创投国十七条”,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

  • 2024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其中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 2024年9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创业投资事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推广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并购母基金或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促进创投行业良性循环。

  • 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

  • 2024年12月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要求推动国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并且,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


2024年11月《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亦专门提到了创业投资,作出了部署: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支持,完善创业投资“募资、投资、管理、退出”机制。壮大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这是对创投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总书记此前也强调“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表示,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我们认为,创新创业企业是实体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但它们在技术、产品、管理和财务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股权创投基金的资本支持与陪伴赋能。尤其是科技创新,始于科技、成于资本。科技创新类企业非常需要资金支持,但科技类的企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资本给予支持。通常银行理财、互联网金融等大多投入到短期投资,创投的发展正好可以弥补传统金融业的空白,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资本。股权创投基金具有发现和识别潜在价值、提供和引导直接融资、优化和改善企业股权结构等功能。


根据母基金研究中心掌握的行业数据,近两年,作为股权投资行业“源头活水”的母基金行业,也进入到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母基金设立呈遍地开花之势,引导基金迈入千亿时代,越来越多的地区大手笔投入设立母基金,地方母基金大爆发。多地纷纷通过对现有存量优化整合或新设立的方式,成立了大型综合性母基金,推动培育大规模、多层级、市场化的基金集群。


同时,母基金行业趋向精细化发展,多元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母基金频频设立,2024年以来成立的千亿级母基金集群,几乎都将投资重点瞄向了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先进制造业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据母基金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共包括433支母基金,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18支,总管理规模达到45186亿人民币;市场化母基金106支,总管理规模10214亿人民币;以及S基金(只做S基金并无正常母基金业务的机构)9支,总管理规模28亿人民币。全部433家母基金目前总管理规模达55428亿元。


再来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2024年以来,耐心资本频频被提及,引起了圈内的讨论热潮。耐心资本,“耐心”这两个字是关键,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其内在要求。所谓“耐心资本”就是主动地、能够提供长期地支持,能够穿越周期,对于风险高度容忍、对于失败高度包容的资本。这样的资本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周期非常长、不确定性非常大、失败率非常高的特点。


相较于早年间的互联网、消费、模式创新,近年来创投圈的投资主题以硬科技为主,而科技类企业的成长周期往往很长,伴随着创投机构也越来越“投早投小”,此前通行的“5+2”的基金期限已然不能匹配当前的投资回报逻辑。这也倒逼创投机构必须更有耐心,等待更为长期的回报。


当然,GP的耐心,离不开长期、耐心的LP,我们认为,国资LP,是我国建设“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主力军。从展望长期的角度看,当前业内发展耐心资本的举措包括主动为已有基金延期、为新设基金制订更长的存续期。


据我们统计,近半年许多新设母基金和直投基金的存续期限长达15-20年。同时,对子基金的存续期也更有耐心: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2024年新设的母基金中49%对子基金的存续期要求为10年以上。


从承受风险角度来看,发展耐心资本,也意味着完善容错机制。


对建设耐心资本而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至关重要。科技创新股权投资“投早投小”的风险大,基于科创投资的规律和特点,较长的存续期限、建设完善相关的容错机制、灵活的退出机制,才有利于更好发挥投资积极性,更好践行“投小、投早、投科技”,支持创新创业。未来,我们也期待着更多国资能够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此外,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鼓励外商投资”。这对股权投资行业的外资LP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支持利好。我们关注到,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允许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总部型机构提供便利。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


对VC/PE行业而言,美元基金的发展得到了大力支持,外资LP有望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布局。


而今,随着更多利好信号的出现,我们也期待着股权投资行业在接下来迎来更多政策支持,从而更好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相信在多方共建之下,中国创投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将扮演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力量之一。


文章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