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 WELCOME TO JUREN ◆

青岛创投100人 | 华通创投董事长谭啸:长期主义者的产业深耕之道

 青岛华通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谭啸,是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山东省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山东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青岛财富管理基金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库成员、创富中国创业导师、工信部创客中国创业大赛创业导师、华通资本创业家大型路演创业导师。


    凭借20余年财务、投资行业从业经历,在股权投资、并购投资、创业投资、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孵化器运营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对智能化先进制造、半导体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有深入研究,在产融融合、多层次资本市场运作、企业治理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带领青岛华通创投完成天使基金、成长期基金、产业基金、类固收产品及母基金覆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全生态的母子基金群,累计总规模突破170亿元。


青岛创投100人 | 华通创投董事长谭啸:长期主义者的产业深耕之道


    创新布局:“核心技术+高成长性”深耕十年见证成长

    在资本市场的起伏变迁中,谭啸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理念——树立“核心技术+高成长性”的投资逻辑,坚持长期主义。

    2020年8月7日,位于我市高新区的高硬材料切割设备及耗材研发、制造龙头企业“高测股份”登陆科创板,华通创投旗下基金前期完成两轮投资,上市前已是其重要股东。鲜有人知的是,华通创投从2010年首次接触高测,到2016年战略领投,再到上市全程护航,坚持了整整十年,最终依靠对产业的深度理解及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产业与资本共赢的最佳结果。


青岛创投100人 | 华通创投董事长谭啸:长期主义者的产业深耕之道


  “风险投资行业不能只看眼前,我们关注的是整个产业链的长期价值。”谭啸坦言。通过对长期主义的践行,华通创投立足深入的行业研究和战略布局,成功挖掘、投资并助力了众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走入资本市场。基于精准的投资策略和专业的风险把控,及时捕捉行业增长的高潜力点,充分体现了国有资本在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了较高收益。

    投资高测股份的成功并非孤例。2021年,在交互式AI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时,华通创投旗下基金便投资了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年的时间里,华通创投除了提供资金支持,还靠前服务,联合行业资源,助力企业攻克多模态交互等技术难题,最终见证“交互式AI第一股”登陆港交所。

    在青岛的创投圈,谭啸以其对产业链的深刻洞察与全面布局而广受赞誉,这与其对产业纵深的战略规划关系密切——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构建,打造创新“核心技术+高成长性”纵深生态布局,华通创投的投资版图始终与城市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纵向深挖:如在光伏领域,沿光伏切割产业链,向上投资单晶硅生长设备,向下布局硅片研磨液企业,形成光伏新能源赛道的上下游协同。

    横向协同:如在半导体等领域,通过联合产业资本和头部机构设立专项基金,覆盖智慧科技、高端制造等细分赛道。2024年,牵头组建的青岛华通微纳电子技术研究院聚焦半导体前沿技术转化,通过与实体企业、专业机构协同,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

    双向联动:依托已投龙头企业需求,继续探索产业链定制化投资模式。


    构建体系:“基金领航+科技驱动+投促招引”赋能产业促发展

    近年来,谭啸带领华通创投公司积极树立“基金领航+科技驱动+投促招引”产业赋能体系,立足当前中国创业生态转型变革的关键期,抢抓国内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并高速成长的历史机遇。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基金投融资运作,引导嫁接产业资本与产业资源,积极响应青岛区域以资引资的发展战略,国有创投机构、产业社会资本与高科技、高成长创新项目协同赋能,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在青岛落地、促进青岛区域产业升级。

    专业的基金运作是放大资本效能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在谭啸的带领下,华通创投聚力新质生产力方向,积极探索基金投融资招引路径,发挥多元化投融资系统新优势,强化基金募集工作,进一步夯实产业投资基础,多年蝉联青岛“十佳活跃创投机构”荣誉称号。


青岛创投100人 | 华通创投董事长谭啸:长期主义者的产业深耕之道


    2023年,华通创投发起设立了专注于“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华资新创天使投资基金,嵌入青岛市重点关注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链关键环节。该基金是华通创投年内发起的第三支股权投资基金,也是首支早期初创型基金,旨在扶持本土中小科技企业。

    持续探索:多元模式寻突破,短长期价值并重

    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的平衡,是所有投资机构都会面对的现实问题,谭啸对此有清晰的判断。

    “投资机构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能被短期市场波动带着走。”谭啸表示,投资的核心在于产业逻辑,短期考核是管理需要,但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的投资,必须建立在长期价值的判断之上。

    2024年,市场剧烈波动,团队创新开展“固定收益+多元化策略”投资模式,通过配置高评级信用债、利率债等固收产品,叠加新三板大宗交易策略,优化收益结构。这一探索在保障短期流动性需求的同时,也为后续资产配置积累实践经验。

    那长期价值如何体现?

    谭啸认为,要看产业趋势是否清晰,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否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华通创投在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领域的布局,就是基于对产业升级方向的坚定判断。

    谈及标的筛选逻辑,谭啸将投资凝练为“三看”,看赛道、看壁垒、看团队。谭啸强调,投资机构要做的,是在正确的赛道上,找到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并给予长期支持。

    “赛道宽度决定成长空间。”谭啸指出,重点聚焦具有政策支撑与技术革命双重驱动力的领域,如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赛道,这些产业承载着国家战略需求,又存在明确的商业化路径。

    技术壁垒被视为企业的护城河。“比如在硬科技领域,我们更关注技术代际差而非短期财务指标。”他举例称,某新材料企业虽处产业化早期,但其独创的技术能力已突破海外专利封锁,这类具备“进口替代”基因的项目往往能获得重点支持。

    团队维度则强调“复合能力”。对于硬科技项目的投资,正是基于创始团队“技术背景+管理经验”的组合。

    谭啸特别看重两类创始人:深耕行业多年的技术领军者,能将实验室成果成功转化;具备产业链整合经验的连续创业者,擅于构建商业生态。

    2025年,是华通创投战略转型与深化发展的关键年,谭啸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华通集团的引领下,综合研判市场环境、政策导向、企业潜力等因素,着力提升产业、市场专业研究能力,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奋力书写崭新“创投”篇章,毕竟——“趋势确定,逻辑清晰,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